图4-31 在初期和后期模块下10名受试者平均标准化电流密度三维分布图
L:左侧半球(left hemisphere);R:右侧半球(right hemisphere);A:前侧(anterior);P:后侧(posterior);S:上方(superior)
图4-32为10名受试者执行动作时初期模块的平均最大标准化电流密度的分布情况,平均最大标准化电流密度值为26.0,在MNI152模板上的三维坐标位置为X(MNI)=-5mm、Y(MNI)=-10mm、Z(MNI)=70mm(图4-32),按照Talairach模板该位置的三维坐标为X(TAL)=-5mm、Y(TAL)=-6mm、Z(TAL)=65mm,该位置对应的布罗德曼分区位于额叶额上回的BA6。而且从该图谱的额状面(XZ平面)可以看出,在运动初期模块运动对侧大脑半球(左侧)的激活强度和范围要大于同侧大脑半球(右侧)。另外,从额状面图谱还可以看出,在运动初期在执行动作时扣带回皮质区域有一些像素被激活,而且运动对侧大脑半球激活大于运动同侧的大脑半球。而对于运动后期模块来说,平均最大标准化电流密度为36.8,其对应的位置在MNI152模板上的三维坐标为X(MNI)=-5mm、Y(MNI)=5mm、Z(MNI)=70mm,按照Talairach模板该位置的三维坐标为X(TAL)=-5mm、Y(TAL)=8mm、Z(TAL)=64mm,该位置对应的布罗德曼分区依然位于额叶额上回的BA6区,但是,脑源的激活强度明显变大了。从最大激活皮质的位置坐标来看,随着疲劳的发生,最大激活点有向前移动的趋势。同时,从运动疲劳后期的脑图谱的额状面(XZ平面)来看,与运动初期模块相比,运动同侧的大脑半球相关区域皮质激活程度明显增强,说明随着疲劳发生,脑激区域有向运动同侧大脑半球移动的趋势,而且还有向深部移动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