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黄帝让岐伯主方药,并且同他还谈医论道。黄帝提出疑问,岐伯进行回答,两年的时间,岐伯回答了黄帝提出来的1080个问题,黄帝便封他为“天师”。“天师”的名号,一是说明岐伯能够修养天真,先知先觉,精通道。上古之人对于道是非常重视的,岐伯因为传道而设教,故有此尊称。
另外,在史籍《晋书·皇甫谧传》中记载了皇甫谧一句话,他说:“黄帝创制于九经,岐伯剖腹以蠲肠。”司马迁在《资治通鉴》也记载:“黄帝命岐伯作镯铙、鼓角、灵髀、神钲以扬德而建武。”根据这些史载说明,上古时期确有岐伯这个人,他是黄帝的大臣,也是一名著名的医学家。岐伯尝味百草,主管医药,掌握经方,擅长外科,能做剖腹手术。还有传说认为,岐伯用医理辅助黄帝,打败了炎帝,消灭了蚩尤。由于岐伯和黄帝的智慧与合作,对整个华夏文明的形成有着巨大的贡献。
《黄帝内经》为何以“经”命名
在中国数千年的浩瀚文明中,冠以“经”字的不在少数,比如我们上文提到过的《易经》《道德经》,此外还有《金刚经》《三字经》等,生活中人们也常会从嘴里蹦出“钱经”“财经”“生意经”等词汇。面对这些纷呈的“经”,人们不禁要问,究竟什么才可以称为“经”,《黄帝内经》又为何以“经”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