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天气已到了严寒季节,寒冷的北风从塬上刮过,又裹挟着尘土在骊山四周呼啸奔腾,整个秦始皇陵区灰蒙蒙的一片,天空时有细小的雨点和雪花飘落下来。眼看1976年的春节即将来临,秦俑坑考古队经请示上级领导,决定收工放假。由于整个一号坑的文物都暴露在外,考古队决定由袁仲一留在工地值班,以防文物遭到破坏和丢失。
1976年春节过后的第二天下午,留在工地值班的袁仲一围着一号俑坑转了一圈,未发现异常情况,便独自一人向秦始皇陵园走去。他和他的同伴经过一年多的辛劳,终于使这支地下大军走向了人间。在以考古为职业的袁仲一看来,这无疑是最辉煌的业绩。在他的考古生涯中,尽管曾不止一次地失去了春节同家人团聚的机会,但心中依然感到惬意和快活。
在陵园无目的地走着,考古职业的习惯使他对周围的一切分外专注。太阳就要落山了,空旷的陵区被夕阳的余晖染成一片橘黄。在距秦陵封土约100多米的断崖上,他停住脚步向远处的骊山望去。骊山在晚霞的映照中,越发显得壮丽与秀美,当他转身返回时,眼前闪过一个灿烂的亮点。他一惊:“这是什么?”随着脑际闪过的问号,他俯下身仔细观察着断崖土层中那个指甲盖大小放光的东西,职业的敏感,使他立即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件器物。于是,他用手将这件器物四周的泥土慢慢剔除,发现是件碗大的青铜钟。袁仲一将钟拿起来,记住了出土的位置,兴冲冲地向回走去。这天,程学华从西安来到工地取材料,正好遇到袁抱着青铜钟回来。两人将青铜钟上的泥土剔除、去污、去锈之后,不禁为之大惊,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秦代乐府钟。该钟为青铜所铸,凸出地表的那个闪光亮点便是钟的鼻钮[1]。它通高13.3厘米,两铣间7.2厘米,鼓间5.8厘米,舞广为6厘米×4.8厘米。钟的钲部和鼓部为错金蟠螭纹,篆间及钟带为错金流云纹,花纹细密而清晰,豪华典雅,虽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出土后金银花纹依然清晰完整,充分体现了当时冶金工艺发展的高度。更为重要的是,在钟钮的一侧发现刻有小篆[2]字体“乐府”两字。这两个字的发现,意义远远大于实物本身,它使后人透过欣赏其冶金工艺的表层,解开了千百年来史学家和音乐家争论不休的历史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