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四十年代, 普拉东诺夫接受高尔基创作喜剧的建议, 还写下了《十四所红色房屋》《手摇风琴》《高度紧张》《父亲的声音》《失踪者或者战线附近的小木屋》《战士——劳动者, 或战后》《皇村中学的学生》等戏剧作品。
1946年, 少校普拉东诺夫因严重内伤退役, 但他仍坚持工作, 继续创作。同年, 发表短篇小说《伊万诺夫一家》(后改名《归来》)。小说写禁卫军大尉伊万诺夫战争结束后复员, 对家庭生活充满期望, 满怀深情, 回家后发现11岁的儿子彼佳很懂事也很能干, 但过早成熟, 5岁的小女儿娜斯佳也懂事又能干, 只是妻子在极端难熬的艰难岁月里, 一度接近过追求她的区工会指导员, 后来又有一个男子谢苗-叶夫谢常来关照两个孩子和他的妻子, 妻子对他也满怀柔情, 但仍然爱着丈夫。伊万诺夫心里十分难受, 决定离家远走, 去找同自己一起回乡的玛莎。当他坐上火车后, 发现儿子彼得拖着妹妹跌跌撞撞地向他奔来, 正在追赶自己, 深受感动, 于是跳下车来, 向儿女们走去。俄国当代学者波尔塔芙泽娃在《普拉东诺夫50年代儿童小说中的文本和互文性文本》一文中认为:“《归来》以其短小的叙事规模取得了如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宏大的史诗般的叙述效果, 主人公从英雄的史诗中走进了平凡的日常生活。”英国学者利温克斯通指出, 就归来的主题而言, 小说《归来》与荷马的史诗作品《奥德赛》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和地位, 并且普拉东诺夫的归来主题表现得比《奥德赛》更丰富和深刻, 其中不仅有时空上的归来, 而且有心理和精神上的归来。[2]淡修安更具体地谈到, 小说在“二战”后的苏联文坛第一次摒弃了苏维埃文学中传统的神圣英雄题材, 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从战争回归和平生活”这一主题。与当时大量充斥着胜利喜悦与节日欢庆基调的、描写战后和平幸福生活的作品迥然不同, 《归来》真实地反映了“二战”后艰难、复杂和悲苦的现实生活, 触及了战争造成的家庭不幸和心灵创伤, 凸显了战争状态下人的心灵和个性的扭曲和错位, 强调从战争回归和平生活是一段充满艰辛和苦痛的漫长历程。《归来》是普拉东诺夫对战争罪恶的深刻而严厉的谴责, 对因战争而扭曲的人性的无限惋惜和痛心, 对世人以宽容之心包容和医治战争创伤的号召, 对回归和平生活的深情呼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