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是中部的国家,各地的百姓杂居在那里。那里的居民轻浮而且难以驾驭,加上赵国的号令不严明,赏罚不守信用,地形不利于作战,它的国君也不能充分使用民力。本来就已经存在着亡国的隐忧,可是赵国的国君不体恤百姓疾苦,动用全国的军队,驻扎在长平城下,和韩国争夺上党,大王本可以运用计谋去进攻赵国,攻下赵的武安城。在当时,赵国上下互相背弃,尊贵的人和卑贱的人之间不互相信任,这样邯郸城赵国肯定是守不住的。秦军当时就可以攻取邯郸,在河间休整军队,再向西进军,攻取修武,然后经过羊肠之路,去降服代地和上党。代有36个县,上党有17个县,不用一副铠甲,不要劳动一个百姓,就都可以归秦国所有了。这样,代和上党不经过战争就可以归秦国所有了,东阳河外不经过战争就可以归齐国所有了,中呼池以北不经过战争就可以归燕国所有了。那么我们如果攻占了赵国,韩国也将随之灭亡,韩国一旦灭亡,楚国、魏国也难以独自支持。楚国、魏国既然难以独自支持,秦国此举已经破坏了韩国,损害了魏国,压抑了楚国,同时也削弱了东方的齐国、燕国。再掘开白河河口淹没魏国,一举就可以消灭三晋,六国合纵的计划就只能归于失败了。大王轻松地垂着手就可以赢得天下,各国诸侯会接连不断地拜伏在您脚下,您就可以享有霸王的名声了。可是当时的谋臣并不这么做,而是让军队撤兵,和赵国讲和。就凭大王如此贤明,秦国军队如此强盛,不仅没有实现霸王的大业,没有得到至尊的地位,反倒受了将要灭亡的赵国的欺骗,这实在是因为谋臣的愚蠢。赵国本该被灭亡却没有被灭亡,秦国本该称霸却没能称霸,天下由此便看轻了秦国的谋臣,这是第一。秦国这时又再次集结所有的兵力去攻打邯郸,却没能把邯郸攻下来,士卒们丢盔卸甲,浑身颤抖着退却下来,天下由此看轻了秦国的攻坚能力,这是第二。秦军撤退后,又在李下集结,大王还想集中兵力再次开战。这当然不可能取得大的胜利,可是秦国却竟然又被打得败退,天下由此又看轻了秦国的相持能力。别人从朝内着眼衡量出了我国谋臣的智力,从朝外着眼衡量出了我们军队的战斗力。如果这么看问题,我倒以为想要在天下实行合纵,确实没有什么困难的。在国内,我们的军队疲惫,百姓贫困,积蓄不足,田畴荒芜,粮仓空虚;在国外,海内诸侯联合的意愿很坚定。希望大王对这个问题能有所考虑。
相关影视:善良儿媳人人草人人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