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上谷郡君家传》:“先公凡有所怒,必为之宽解,唯诸儿有过则不掩也。尝曰:‘子之所以不肖者,由母蔽其过而父不知也。’行而或踣,曰:‘汝若慎行,宁至踣乎?’尝絮羹曰:‘幼求称欲,长当何如?’与人忿争,虽直不右,曰:‘患其不能屈,不患其不能伸?’虽使令辈亦不得以恶言骂之。故颐兄弟平日于饮食衣服无所择。不能恶言骂人,非性然也,教之使然也。”
[22] 《明道学案·附录》:“游定夫访龟山,龟山曰:‘公适从何来。’定夫曰:‘某在春风和气中坐三月而来。’龟山问其所之,乃自明道处来也。”
《二程全书》:“伊川以严毅接学者。尝瞑目静坐,游定夫、杨龟山立侍不敢去。久之,乃顾曰:‘二子犹在此乎?’曰:‘暮矣,姑就舍!’二子者退,则门外雪深尺余矣。”
[23] 《孟子·告子章》:“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24] 《二程全书·伊川语录》:“又问上智与下愚不移是性否?曰:‘此是才。’”
[25] 《伊川语录》:“又问愚可变否?曰:可。孔子谓上智与下愚不移,然亦有可移之理,惟自暴自弃者则不移也。”
[26] 《伊川语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一也,何以言相近?曰:此只言气质之性也,如俗言性急性缓之类,性安有缓急?此言性者,生之谓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