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王阳明先生并没有让弟子因此而气馁。相反,他鼓励弟子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学问。他强调说,学问的真正关键并不在于你花了多少时间、写了多少笔记或者读了多少本书。这些虽然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内心的态度是否真诚。换句话说,你是否真心热爱学问,是否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才是决定你能否在学术上取得成就的关键。
为了进一步阐明这个观点,王阳明先生提到了“立志”这个概念。他认为,立志是追求学问的基石。只有当你立下坚定的志向,明确自己的学术目标,你才能在研究过程中保持持久的热情和动力。一旦你达到了这种“真切”的境界,疲劳和遗忘就不再是你的拦路虎,因为你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已经超越了这些身体的极限。
【原文】
来书云:“上蔡常问‘天下何思何虑’,伊川云:‘有此理,只是发得太早。’在学者功夫,固是‘必有事焉而勿忘’,然亦须识得‘何思何虑’的气象,一并看为是。若不识得这气象,便有正与助长之病;若认得‘何思何虑’,而忘‘必有事焉’功夫,恐又堕于无也。须是不滞于有,不堕于无。然乎否也?”
所论亦相去不远矣,只是契悟未尽。上蔡之问与伊川之答,亦只是上蔡、伊川之意,与孔子《系辞》原旨稍有不同。《系》言“何思何虑”,是言所思所虑只是一个天理,更无别思别虑耳,非谓无思无虑也。故曰:“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云“殊途”,云“百虑”,则岂谓“无思无虑”邪?心之本体即是天理,天理只是一个,更有何可思虑得?天理原自寂然不动,原自感而遂通。学者用功,虽千思万虑,只是要复他本来体用而已,不是以私意去安排思索出来。故明道云:“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若以私意去安排思索,便是用智自私矣。“何思何虑”正是功夫,在圣人分上便是自然的,在学者分上便是勉然的。尹川却是把作效验看了,所以有“发得太早”之说。既而云“却好用功”,则已自觉其前言之有未尽矣。濂溪主静之论亦是此意。